第(1/3)页 郭攸宁帮他们登记好衣服款式数量,每人给了三块机械表,几人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。 临别前,她特意交代王林帮李婉柔提东西,并且必须安全送到家。 怀孕的事柔柔还没决定好,暂时不想对外公布,但安全措施必须做到位。 有了办养猪场的磨合,王林这个弟弟,她如今使唤起来格外得心应手。 虽然政策已经变了,但三五年内仍是供方市场。 傍晚五点,戚洪文三人载兴而归,五十件衣服全卖光了! 次日一早,三位好友又重聚在郭攸宁家。 最先到的是李婉柔,秦海亲自开车送来的,看他牵手扶腰,将她当易碎瓷器般的态度,就知道几个月后,他们家得添丁进口了。 郭攸宁邀他们在客厅落坐,端茶上点心。 一番祝福和寒暄后,秦海嘴角上翘着,递给她1450元的衣服货款,外加三只手表的费用600元。 由衷夸赞:“弟妹厉害,胆大心细紧跟政策,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!” 郭攸宁点出73元提成,递到好姐妹李婉柔手里。 谦虚地开口:“也就政策好,碰巧有亲戚朋友帮忙,大家都能赚点小钱改善生活。柔柔拿回家的三只手表,这么快就卖完啦?” 李婉柔露出得意的笑容,“东西好又不要票,大家自然抢着要,加上这73块,我半天就赚了180多,好宁宁这可比我吭哧瘪肚地翻译强多了。” 秦海递给她一杯吹温了的茶水,温声道:“不烫了,先喝两口润润喉。媳妇儿,这种赚快钱的好事不是天天有的,也就宁宁待我们好且有能耐。你好好休息保重身体,不用担心宝宝的奶粉钱,我会努力的。” 接着扭头对郭攸宁开口:“弟妹,那个手表还有货吗?能再给我几块不?好几个同事都感兴趣。” 郭攸宁点头,“秦哥要肯定有,最后一批衣服今天还拿吗?” 李婉柔点头如捣蒜,“拿!现在就去。” 郭攸宁猜测秦海肯定是忙里偷闲赶过来的,时间宝贵,带着他们往隔壁院子走。 一出家门就遇到了笑容满脸,勾肩搭背的王林和顾卫国。 看这表情,就知他们收获颇丰。 招呼他们一起去隔壁四合院,让他俩坐着先聊,先将李婉柔要的衣服备好,又给了秦海五只手表。 送他俩出门时,秦海笑着打趣:“弟妹,我这随便拿拿就是两千多的货物,你也不怕我贪了去?” 郭攸宁忍不住冲他俩翻白眼,“连你们都信不过,我还能信谁去?又要当爸爸的人了,照顾好柔柔,还有抓紧时间赚奶粉钱。” 秦海笑着点头,扛着大包,护着妻子,上了吉普车。 郭攸宁再次回到客厅时,王林和顾卫国立马往她怀里塞钱。 加起来收了三千多,有钱数的日子真开心,郭攸宁的嘴角就没压下去过。 但最开心的还是顾卫国,拿着到手的七十多块提成,手舞足蹈地嚷嚷: “能赚到钱的日子太幸福了,一百八十多块呀,能顶我以前半年工资!接近一年的生活费!宁宁你是我的大恩人。” 唉,真想把他现在的样子拍下来,妥妥的饿死鬼捡到馅饼的癫样。 不过他这种开心,还挺能感染人,王林也跟着笑出了声。 郭攸宁眉眼含笑,“卫国同志加油干,好日子还在后头等着呢。” 在欢乐的气氛中,两人拿货走人。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,初八迎来了郭攸宁二十三岁生日,正月十五送走了三胞胎的四岁生日。 正月十六,京大开学,郭攸宁和戚洪文三人,以及刚返校的王娟,漫步无名湖畔。 小草长出了嫩芽,柳枝上也有了细小的凸起。 暖阳下,春风中,大家聊着各自的寒假生活。 大大咧咧的王娟率先噼里啪啦地讲了很多乡村趣事,还兴奋地告诉众人,她家长期在部队,两年未归的大哥回来过年了。 她觉得这个寒假过得特别有意义,这趟家回得很值。 但当戚洪文几人叽里咕噜讲了他们卖衣服,每人赚了大几百的事后,她禁不住用手捂住嘴,发出压抑的尖叫。 若不是附近人多,她高低得吼几嗓子,发泄下情绪。 大几百,能吃多少顿红烧肉?能买多少书籍资料呀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