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佟国维轻飘飘地噎了一句:“咱们还是按劝不下来的情况说吧。” 张英没辙儿,只能继续接招: “佟相,这个长期罢朝确实不是办法,该安抚还是得安抚。” “不过究竟安抚到什么程度,还是得看太子爷和陛下的意思。” 佟国维知道,这所谓的安抚,说白了就是让步。 他懒得接张英的话茬儿,临走前撂下一句:“这种事,肯定有带头的。” “对这些领头之人,绝不能手软!” “要不然,以后动不动就罢朝,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?” 说完一甩袖子,迈着四方步走人了。 送走这个笑面虎,张英心里暗自琢磨佟国维的态度。 别看佟国维一副着急上火的样子,其实这家伙心里应该稳如老狗。 罢朝针对的是太子,关他佟国维什么事? 再说了,他佟国维支持的,本来也不是太子。 从这一点来说,这老家伙对罢朝,说不定还是支持的。 他来找自己,无非是走个过场,演给上面看看而已! 想通了这一层,张英的目光就看向了毓庆宫的方向。 眼下这局面,太子该如何接招啊? 让人意外的是,对于这次轰轰烈烈的“集体罢工”,沈叶非但没有气急败坏,反而悠闲得像在茶馆里听戏似的! 一回到毓庆宫,他就让周宝等人去打听打听罢朝的具体情况,然后就开始写奏折。 奏折是给乾熙帝的!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,当然不能瞒着老爹。 自己不写,其他人也会写。 与其让别人抢了先,不如自己先写,好歹能混个主动汇报的好印象。 等周宝把罢朝人员的名单报上来之后,沈叶已经把奏折写好了。 有意思的是,他在这奏折中,并没有抨击罢朝的好坏。 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: 为吕柏舟喊冤不是目的,罢朝的真正目的,是为了阻止官绅一体纳税。 这个评价,他相信乾熙帝也能看得出来。 但是,该提还是得提。 “各部现在是什么情况?”沈叶将写好的奏折放好,笑着问周宝。 周宝愁眉苦脸地说:“太子爷,现在罢朝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。” “一些本来不想参与,想老实上值的官员,也被朋友同年裹挟着,连拉带拽地离开了岗位。” “各部大人虽然都发了不少命令,甚至有人亲自去劝,可效果很差。” “根本就没有人听他们的。” “再这样下去……那可能就不好收场了。” “还请太子爷早做打算。” 沈叶看着一脸担忧的周宝,笑了笑道:“这就是狗急跳墙,没事儿。” “你安排人把这个奏折给温泉行宫送去。” “另外,请隆科多大人来一趟!” “还有,让吏部尚书邹云锦也来一趟!” 周宝听着太子有条不紊的安排,心里的石头顿时轻了一半。 他一边接过奏折,一边小声说:“太子爷,有人说这事儿是张相在背后捣鬼,您要不要和他谈谈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