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越想越觉得,太子现在就是税制改革的“急先锋”。 要是太子倒了,那这事儿就黄了一半。 就算乾熙帝还想再继续推行,那也得费老大劲。 想着想着,张英突然有点“同情”太子。 他和他谈过,他明知道推动这件事就是得罪天下士绅。 可是,太子还是义无反顾地干了。 太子这般做,是他勇气可嘉,根本就不怕? 还是……他被逼上梁山了,没得选? 乾熙帝才四十五岁,正值壮年! 太子二十多岁,已经成年。 这父子俩之间的矛盾,几乎是注定的。 而随着乾熙帝的年龄越来越大,他的猜忌也会越来越多。 张英平日里读了很多书,他读得最多的,就是史书。 所以他对于历史上的皇帝都很熟悉。 汉武帝疑心重到能把亲生儿子给逼死! 李隆基更绝,同样因为猜忌,直接干出了一日杀三子这样的事来! 那,等乾熙帝老了之后呢? 面对实力不断攀升羽翼渐丰的太子,他是不是也会出手? 这么一想,就通了! 太子把全天下的士绅都给得罪光,等于自断臂膀。 这么一来,乾熙帝也就放心了—— 乖儿子,你这波操作深得朕心,没有了造反的资本,朕才能睡得更香啊! 想到这儿,张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: 唉,人在江湖飘,哪能不挨刀? 大家都不容易啊! 我不容易,太子爷也不容易。 他朝着陈廷敬看了一眼道:“陈兄,这事儿太大了,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。” “还有,翰林院和你手底下的那些御史可以罢朝,但是咱们这些人,一个都不能动。” “咱们得和陛下‘站在一边’。” 陈廷敬明白张英的意思:就是让手下人去闹。 他们在后面装好人、留余地。 这样的套路,文官们早就驾轻就熟了。 陈廷敬点头道:“张兄放心,这个我懂。” “只不过,那帮人现在也不全听我的了,我回去之后,尽量劝劝。” 张英轻轻皱了一下眉头,心里有点不爽:自己的手下不听使唤,想想就憋屈。 但一想到那个“幕后黑手”,他还是冷静了下来。 他朝着陈廷敬道:“你想办法调查一下,看看谁是咱们可以合作的人。” “不能等人家把咱给卖了,咱还不知道卖咱的人是谁。” 陈廷敬点头道:“我回去就查。” “不过罢朝这事儿,你得有个心理准备。” “万一有人不听招呼,那咱也得留个后手,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。” 说完这些,陈廷敬就告辞离去。 不论是张英交代给他的事情,还是他自己的事,都决定了他在此不能久留。 陈廷敬一走,张英忍不住揉了揉脑袋。 太子要改变税赋的事情,已经让他觉得头疼。 第(2/3)页